找到相关内容12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知识探索

    坛次第受戒的开端。自晋宋至唐初,从沧州(今重庆)下到江淮(江苏、安徽)之间,共计有戒坛三百多处。■ ...

    刘继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1378405.html
  • 随笔禅话——“千江有水千江月”

    手法。   这类造像除木雕外,还有不少铜铸。中国最大的铜铸千手观音在河北正定隆兴寺(又叫大佛寺)内,铜观音铸于一千年前的北宋初年,高达六丈六尺,它与沧州铁狮、赵州石桥和应县木塔,被誉为“华北四宝”。...

    秦孟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63080251.html
  • 敦煌佛教灵应故事综论

    ;改为“十卷”,以符合义净译的十卷本《金光明最胜王经》。   《忏悔灭罪金光明经传》记录的事迹,主角张居道为温州治中,沧州景城县人。按:《旧唐书?卷四十?地理志三》:上元二年置温州,天宝元年改为永嘉郡,乾元元年复为温州。汉渤海郡,隋因之。武德元年改为沧州,天宝元年改为景城郡。乾元元年复为沧州。足见初唐四卷本《金光明经》盛行于南方。[20]   (五)可资寻绎民间信仰发展...

    郑阿财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4239477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十大名山(中)A

    唐投沧州   神鉴禅师门下习南宗顿悟禅法,元和五年(810)自沧州前往嵩山琉璃戒坛受具,后复反沧州 继续学习。日僧邵元于元泰定四年(1327)入华求法,天历二年(1329)来住嵩山少林寺。与少 林寺...金刚智及其弟 子不空学习秘法,是不空的6大弟子之一。大历九年(774)二月,慧超曾奉敕往周至境终南山 仙游寺的玉女潭祈雨,完成任务后曾给代宗上表汇报工作。慧昭,贞元二十年(804)入唐, 投沧州神鉴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4642040.html
  • 谈谈少林武术

    ,是兵家进出的要塞,即使在治世,也是强人出没的地方。要想在这样的地方生存下来,没有武术是不行的。好武习武,应该是少林地区的古老习俗。同样道理,现在沧州地区好武术,应该与沧州古道的地理历史有关。作为一个...

    释永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95662736.html
  • 北齐青州地区佛教石造像风格问题研究

    沧州,诸城属胶州。再将诸地造像与青州地区造像相互对照,透过各地出土造像形制、雕工、装饰上的差异,突显青州地区的造像特色;其次,对青州地区出土造像进行初步的类型分析。  关于青州地区造像特色可概分两点...石造像  一 青州地区  二 齐州地区  三 沧州地区  四 胶州地区  第三节 青州地区的造像特征  一 造像类型的多样  二 造像形制的变化  三 造像表现的改变  第二章 北齐政权的排汉性质与...

    简鹂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5565093.html
  • 唐代佛教寺院地理分布的缉补

    研究》统计邢州唐前期后期有寺院1所;魏州前期1所,后期2所;沧州前期寺院3所,后期没有。而《诸山圣迹志》记载邢州“寺院卅余所,僧尼一千余人。”魏州“南行三百里至业[邺]都,即魏府也。管七州五十余县,府城周围一百廿里。寺院大小一百余所,僧尼七千余人。并于此处建国。上出绫罗,多丰黎(梨),平原峻陆,左右山川,商贾填便,不殊镇府也。”沧州“寺院五十余所,尼僧二千余人。”李映辉先生统计河北诸州唐前期有寺院...

    郑炳林 李 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0865558.html
  • 论惠能禅由广东向海外的传播

    道义和慧昭二人编织的故事,由此也可见得惠能及《坛经》与韩国佛教的关系。这里得到的慧昭,即与道义大致同时代的真鉴慧昭(774~850),来中国后,从沧州神鉴大师受禅法,并四处参学。由于神鉴是惠能南宗的弟子,因此,慧昭传承的禅法也就直接来自惠能,即惠能一南岳怀让一马祖道一一沧州神鉴一双溪慧昭。崔致远在其所撰的《真鉴国师碑铭》中称之为“曹溪之玄孙”,视其为惠能南宗禅在韩国的传承者。公元830年,慧昭回到...

    孙亦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83366085.html
  • 敦煌遗书中的中印、中日文学因缘——读敦煌遗书札记

    包公者,有游戏取闹羌无故实者,驳杂凌乱,殆书贾之所搜集。(注:见孙楷第《沧州后集》第69页(中华书局,1985年)。)孙先生对包公案故事来源的考证,真可说穷源竟流,搜罗广博;其结论指陈剀切,有豁蒙解蔽...“奸夫盗银”文。按:断此案者本为明周新事,事见《明史》一百六十一本传。《智囊补》卷十以为晋江吴复事。(注:见孙楷第《沧州后集》第70页(中华书局,1985年)。)勋按:《明史》卷一六一、列传四九《周新...

    张鸿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974844.html
  • 试论佛教对古诗的影响

    机智活泼的禅机禅趣,追求佛教语言的选择,追求禅宗中的理性。  下面是黄庭坚的一首诗:《六月十七日昼寝》,“红尘席帽乌靴里,想观沧州百鸟双。马龁枯萁喧午枕,梦成风雨浪翻江。”黄庭坚深知佛理,语带禅机,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0950884.html